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0年11月02日論壇版)
在一個公開諮詢場合上,某君提問。他行將大學畢業了。問題大約是這樣的:我快要到社會工作了。看來工資不會高。政府的房屋政策,無助我置業。女朋友說,買不到房子,她就不嫁我……(你說怎麼辦?)
政府官員的回答,不是我要討論的。先不置褒貶。
友朋談起,直搖頭。都怪「八十後」少不更事。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。某君未必是八十後的縮影。他同輩中,很多是有朝氣、有作為的。拿我這一代相比,他們比我們更關心社會,更願意挺身。
但看着那一幕,着實教人難過。
小時候,父母都給我們小錢箱,訓練大家積蓄。(肯定這不是個別經驗。)要買玩具嗎?先儲夠糧餉。花零用錢,要量入為出;買想要的東西,要量力而為。當年滙豐銀行的廣告:只有儲蓄,然後見到將來。社會的氛圍,不鼓勵人好高騖遠。要踏實做人。自小長大,住的都是房東的房子。父母外出謀生,很多時還得分租房間,幫補家計。何曾怨過?何曾向政府伸手?
是了。人買不到房子,是政府的責任?政府的經費,哪兒來的?它怎麼可以慷他人之慨,拿了納稅人的血汗錢,去補貼某君你的投資計劃?年輕的朋友,請不要告訴我,你買房子,是拿來當祖屋,沒有投資考慮的。
更奇怪的,是你成婚與否,也是政府的責任?那有甚麼不是它的責任了?政府的職責,只在保障人民的性命財產,維護社會秩序和公義,如此而已。如果百姓的婚姻它都可以干預,那它的權力會無孔不入。事事用政治力量來「管理」,我們的個人自由,早晚給管理掉。
最難堪的,是我們的教育。受了幾年高等教育,接受過大學的洗禮,這就是結果?社會用上偌大的資源,希望培養下一代的棟樑;說得「曲高」點,是「為國育才」。如果那樣的表現,那樣的視野,就是今天大學所育出的才,那這個國還有甚麼希望?
戲謔一點,你更可以說:政府的勞工政策,無助我找到愜意的工作;政府的教育政策,無助我找到自己滿意的學校;政府的住屋政策,無助我有自己的安樂窩;政府的……
嗯,妻說,那樣的女朋友,不要也罷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