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2年12月10日論壇版)
阿城的作品,可以使人想到很多。阿城的言論,也許可以使人想到更多。在一個叫「久違的知識」會場,他談論知識時,是這樣說的:
「我年輕的時候有很多智力測驗,後來我覺得那個應該叫知識競賽。比如說秦始皇哪一年統一中國的,我不知道,但是你告訴我,我馬上就知道了,這是『知』。你能說出為甚麼秦始皇能夠在那時統一中國,那才是『識』。但現在『知』和『識』常常是割裂的。現在有互聯網搜索,『知』不是問題了;但是『識』,我們落後全世界。」
看看我們的教育系統。為了考得高分數,人人趕着學怎樣答題。答題要掌握重點。重點,書中悉數提供。說「求知」,你是求到了。那「識」呢?本來嘛,知是表象,識是原委;那該是阿城的意思:你懂一事,也得懂事之何以為事。古人說的知其然,也要知其所以然,是這個道理。要知「所以然」,你要仔細觀察,探討背後因由。也就是所謂「識」。
可今天,翻翻我們的學生課本,你會發覺,不只是「知」給你提供了,就連「識」也具備。人人照本宣科,看誰記得好記得熟。解釋俱在,學生不必怎麼思考,背得成功就行了。
通識科,按說該能打破這一劣習的,因為沒有天書可包羅萬有,事事給你「解碼」的。何況,它的彈性,可以讓老師有足夠空間去發揮。就考試答題吧,也沒有標準答案。可我們的整個學習氛圍,卻給「批判思考」這個劣譯害慘了。人家說的critical thinking,應該是明儒所稱的「慎思明辨」。好了,現在凡事得「批判」一番,好像不如此不得客觀似的。
於是乎,為了表現「客觀」,不要見解「一面倒」,很多老師就訓練學生:答題記着要給正反兩方意見。觀察事物,固然可以有不同角度,倒不必具正反論點的。可這麼一來,明明你要稱讚的,為了表示有「批判思考」,你怎麼也得寫下一些言不由衷的「批評」。那不是應景文章是甚麼?和阿城的「識」,扯得上甚麼關係?
再不好好想一下這類問題,恐怕我們就真的像他所說的「落後全世界」了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