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9-20

蓋房子不能「依樣畫葫蘆」

(載〈南方周未〉2012年09月20日評論版)

沒有精神層面的撐持,物質成就不會持久發達

香港建築師羅慶鴻先生著有《政經建築觀》一書。裡面談的除了政經,還有其他。特別有意思的,是1982年羅慶鴻與建築學教授龍慶忠的一段對話。提到建築物有內外:表面的,背後的。龍慶忠先生說:表面是看得到的,背面是指看不到的。羅慶鴻就問:什麼是看不到的?龍慶忠先生答:「建築物是實體,思維是虛體;建築物是經過人的思維創造出來的。要認識人做的東西,便先要明白當時當地人的腦袋,才可知道他們為什麼、做什麼和怎樣做出來。」

幾年前,應邀到蘇州大學演講;講題是「芝加哥大學的人文傳統」。一說芝加哥大學,大家很容易聯想到的,是二戰時的「曼哈頓計畫」;再不然就是拿諾貝爾獎的李政道與楊振寧。李、楊兩位元都是芝大物理系的畢業生。那都是科學成就。科學成就,比較具體。配合突飛猛進的技術,上自載人上太空的器材,下至一般日用品器材,都是「實體」,都活活呈現在眾人眼前的,可觸可見,當然容易使人印象深刻。那成就背後的成因,是「虛體」。虛體,看不見,摸不著,容易受到忽略。可沒有了那虛體,就很難得出真正的實體。芝大堅持人文傳統的承傳,因為他們相信,沒有精神層面的撐持,物質成就不會持久發達。

反觀我們自己。改革開放以來,許多人都說要重新「認識西方」,但大都只看重工業革命以後的西方,特別是西方人在科學上技術上的驕人成績。好像值得我們借鑒的,只有過去兩百多年──從18世紀中葉算起。那以前的呢?多數無言以對。

那樣的「認識」,十分片面。工業革命,並不是平地起春雷,突然一下爆出來的。16世紀開始的「農業革命」,17世紀的「科學革命」、「產業革命」等,大力推動著社會的改變。尤其是17世紀的思潮洶湧,各類學說紛陳,人的思維受到很大衝擊。如果說這些是「近因」,我們不明白它,就不會好好瞭解工業革命是什麼一回事。

那還不止。科學發明來自人對自然奧秘的好奇。古希臘人探求自然之謎,並不在要發明什麼。他們給世人留下了珍貴的遺產:數學的、建築的、哲學的、文學的。從自然到人,到人創下的事物,都在他們的思索範圍。那樣的背景孕育了人的追求。如果我們不看那「虛體」,不明白當時當地人的腦袋,我們也許永不清楚知道為什麼有工業革命。叫這個作「遠因」,當不為過。

近期有好些學者認為,今天中國的窘境,是五四激烈反傳統的遺禍。正反意見大家都可以討論,不必在這裡討論五四運動的功過。但那一代讀書人提出的理念,追求德先生、賽先生並沒有錯。也許他們方向錯了,也許他們手段錯了。可目標呢?我看目標沒有錯。到了今天,我們仍須努力,那是另一問題。沒有那樣的追求,也就是沒有思維上的追求,那我們只會依樣畫葫蘆——蓋房子而不知房子背後的心思設計,怎會成功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