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2年09月24日論壇版)
九月初,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,同院的調查與數據信息中心,聯同社科文獻出版社,發佈了《政治參與藍皮書(二○一二)》。研究調查的主持人下結論:中國人的實際參與水平低。
調查是否符合社會科學方法,分析是否客觀,我不得而知。但據報道,覆蓋面包括十個省分,發放問卷有七千份,回收有效樣本也六千多。推想該有一定代表性。
某些重要數據是這樣的:「權利與參與途徑認知」的比率高達百分之六十四點七,而「實際政策參與」的比率只有百分之十一。還有其他指數,多少反映了是個認真的調查,例如有「政策的重要性認知」、「政策內容認知」、「政策過程認知」等項。研究人員表示,把所有項目指數合起來看,整體水平還是「偏低」。
有意思的是,在「政策參與意願」欄下,比率相當高;到了「實際參與」,就成了另一個世界。報告書結尾說,中國公民的參與模式,是「接受型」的。這是「說的好聽」了。
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研究政治行為的歐美學者,都集中在討論公民意識和公民行為上,主要反映在公民對公眾事務,尤其政治事務的關注程度,又願意行使公民權利(例如投票),承擔公民責任(例如作陪審員)等等。最初的統計研究,是用一系列項目,放在不同國家上——例如英國、美國、墨西哥、意大利等,看看各自的公民會有何等相同或相異的政治行為。後來,這類跨國比較研究,伸展到不同的國家。蒐集得來的數據,成了日後比較政治學的材料。
這類研究的結論,下得比較謹慎,也多少說明了「國情不同」的後果。反過來說,你希望得到某類國家的公民政治行為嗎,你得明白為甚麼那些公民樂意參與。
如果說,我們的公民有「意願」參與,卻不「實際」參與,那我們得問:為甚麼?多年前,香港有市政局,它的議員也是民選的。那些年,投票選市政局議員的人,很少。道理不難明白:當時大家覺得,可約制與發揮權力的,我沒資格選;我可以選的,無權又無制約力。那我參與幹啥?
假定當下掌政的認為,研究報告值得重視,假定他們覺得,中國人民當關心國是,當參與公眾事務;那他們就當好好明白,老百姓並非不想參與,而是不要參與。如是,我們得先解答「我參與幹啥?」這個問題。
2012-09-24
2012-09-20
蓋房子不能「依樣畫葫蘆」
(載〈南方周未〉2012年09月20日評論版)
沒有精神層面的撐持,物質成就不會持久發達
香港建築師羅慶鴻先生著有《政經建築觀》一書。裡面談的除了政經,還有其他。特別有意思的,是1982年羅慶鴻與建築學教授龍慶忠的一段對話。提到建築物有內外:表面的,背後的。龍慶忠先生說:表面是看得到的,背面是指看不到的。羅慶鴻就問:什麼是看不到的?龍慶忠先生答:「建築物是實體,思維是虛體;建築物是經過人的思維創造出來的。要認識人做的東西,便先要明白當時當地人的腦袋,才可知道他們為什麼、做什麼和怎樣做出來。」
幾年前,應邀到蘇州大學演講;講題是「芝加哥大學的人文傳統」。一說芝加哥大學,大家很容易聯想到的,是二戰時的「曼哈頓計畫」;再不然就是拿諾貝爾獎的李政道與楊振寧。李、楊兩位元都是芝大物理系的畢業生。那都是科學成就。科學成就,比較具體。配合突飛猛進的技術,上自載人上太空的器材,下至一般日用品器材,都是「實體」,都活活呈現在眾人眼前的,可觸可見,當然容易使人印象深刻。那成就背後的成因,是「虛體」。虛體,看不見,摸不著,容易受到忽略。可沒有了那虛體,就很難得出真正的實體。芝大堅持人文傳統的承傳,因為他們相信,沒有精神層面的撐持,物質成就不會持久發達。
反觀我們自己。改革開放以來,許多人都說要重新「認識西方」,但大都只看重工業革命以後的西方,特別是西方人在科學上技術上的驕人成績。好像值得我們借鑒的,只有過去兩百多年──從18世紀中葉算起。那以前的呢?多數無言以對。
那樣的「認識」,十分片面。工業革命,並不是平地起春雷,突然一下爆出來的。16世紀開始的「農業革命」,17世紀的「科學革命」、「產業革命」等,大力推動著社會的改變。尤其是17世紀的思潮洶湧,各類學說紛陳,人的思維受到很大衝擊。如果說這些是「近因」,我們不明白它,就不會好好瞭解工業革命是什麼一回事。
那還不止。科學發明來自人對自然奧秘的好奇。古希臘人探求自然之謎,並不在要發明什麼。他們給世人留下了珍貴的遺產:數學的、建築的、哲學的、文學的。從自然到人,到人創下的事物,都在他們的思索範圍。那樣的背景孕育了人的追求。如果我們不看那「虛體」,不明白當時當地人的腦袋,我們也許永不清楚知道為什麼有工業革命。叫這個作「遠因」,當不為過。
近期有好些學者認為,今天中國的窘境,是五四激烈反傳統的遺禍。正反意見大家都可以討論,不必在這裡討論五四運動的功過。但那一代讀書人提出的理念,追求德先生、賽先生並沒有錯。也許他們方向錯了,也許他們手段錯了。可目標呢?我看目標沒有錯。到了今天,我們仍須努力,那是另一問題。沒有那樣的追求,也就是沒有思維上的追求,那我們只會依樣畫葫蘆——蓋房子而不知房子背後的心思設計,怎會成功?
沒有精神層面的撐持,物質成就不會持久發達
香港建築師羅慶鴻先生著有《政經建築觀》一書。裡面談的除了政經,還有其他。特別有意思的,是1982年羅慶鴻與建築學教授龍慶忠的一段對話。提到建築物有內外:表面的,背後的。龍慶忠先生說:表面是看得到的,背面是指看不到的。羅慶鴻就問:什麼是看不到的?龍慶忠先生答:「建築物是實體,思維是虛體;建築物是經過人的思維創造出來的。要認識人做的東西,便先要明白當時當地人的腦袋,才可知道他們為什麼、做什麼和怎樣做出來。」
幾年前,應邀到蘇州大學演講;講題是「芝加哥大學的人文傳統」。一說芝加哥大學,大家很容易聯想到的,是二戰時的「曼哈頓計畫」;再不然就是拿諾貝爾獎的李政道與楊振寧。李、楊兩位元都是芝大物理系的畢業生。那都是科學成就。科學成就,比較具體。配合突飛猛進的技術,上自載人上太空的器材,下至一般日用品器材,都是「實體」,都活活呈現在眾人眼前的,可觸可見,當然容易使人印象深刻。那成就背後的成因,是「虛體」。虛體,看不見,摸不著,容易受到忽略。可沒有了那虛體,就很難得出真正的實體。芝大堅持人文傳統的承傳,因為他們相信,沒有精神層面的撐持,物質成就不會持久發達。
反觀我們自己。改革開放以來,許多人都說要重新「認識西方」,但大都只看重工業革命以後的西方,特別是西方人在科學上技術上的驕人成績。好像值得我們借鑒的,只有過去兩百多年──從18世紀中葉算起。那以前的呢?多數無言以對。
那樣的「認識」,十分片面。工業革命,並不是平地起春雷,突然一下爆出來的。16世紀開始的「農業革命」,17世紀的「科學革命」、「產業革命」等,大力推動著社會的改變。尤其是17世紀的思潮洶湧,各類學說紛陳,人的思維受到很大衝擊。如果說這些是「近因」,我們不明白它,就不會好好瞭解工業革命是什麼一回事。
那還不止。科學發明來自人對自然奧秘的好奇。古希臘人探求自然之謎,並不在要發明什麼。他們給世人留下了珍貴的遺產:數學的、建築的、哲學的、文學的。從自然到人,到人創下的事物,都在他們的思索範圍。那樣的背景孕育了人的追求。如果我們不看那「虛體」,不明白當時當地人的腦袋,我們也許永不清楚知道為什麼有工業革命。叫這個作「遠因」,當不為過。
近期有好些學者認為,今天中國的窘境,是五四激烈反傳統的遺禍。正反意見大家都可以討論,不必在這裡討論五四運動的功過。但那一代讀書人提出的理念,追求德先生、賽先生並沒有錯。也許他們方向錯了,也許他們手段錯了。可目標呢?我看目標沒有錯。到了今天,我們仍須努力,那是另一問題。沒有那樣的追求,也就是沒有思維上的追求,那我們只會依樣畫葫蘆——蓋房子而不知房子背後的心思設計,怎會成功?
2012-09-10
憂者與愛者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2年09月10日論壇版)
「位卑未敢忘憂國」。首在憂。
「居廟堂之高,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君」。范文正公時代,憂君憂民就是憂國。
言憂者皆出愛,言愛者不必憂。所以「憂國」者與「愛國」者,相差可以毫釐可以千里。看看下文。
「有憂國者,有愛國者。愛國者語憂國者曰:汝曷為好言國民之所短?曰:吾惟憂之之故。憂國者語愛國者曰:汝曷為好言國民之所長?曰:吾惟愛之之故……憂國之言,使人墮頹放之志,愛國之言,使人生保守之思,此其所短也……用之不得其當,雖善言亦足以誤天下。」這是梁任公的〈憂國與愛國〉。文章發表在庚子(1900)前一年年底。距今百多年了,任公說錯了麼?
當年,慈禧密謀廢立光緒,維新派與保皇黨角力,外患日急,《馬關條約》剛簽了幾年。居此之際,任公能無感而發?
言短,正因知所不足,故憂之,望其反省並相互責善。言長,流於假大空,只為避免長他人志氣、滅自己威風而已。如此曰愛,是好是不好?置諸今日,在深圳河南北兩地,言憂者無頹放之志。在香港,反國教科者,不正因為憂其流弊,才挺身而出?言愛者卻盡是保守之思。固然,保守本身不必為錯,得視乎所保所守為何。今日支持國教科之保守,謂國民必當愛國家,必當孕育自豪感,等等。「必當」?難怪此輩不必憂國矣。
站在任公立場,不會以「愛國」者所出為「善言」;雖善言,「亦足以誤天下」。所以他在「天下」兩字後寫道:「為報館主筆者,於此中消息,不可不留意焉。」
那時沒有電台、電視;報章,就是媒體。在媒體發表意見,得謹慎(留意焉)。可今天的媒體,不以憂者所憂為報道,而稱反對者「受人唆擺」,是「紅衞兵行為」,實在諷刺。反對者所憂,在抗拒假大空,正懼子弟有一天像紅小兵!可這叫「不懂愛國」。
回頭看,百多年了。我們進步了多少?官方資助出版的材料,提到自己怎樣善,人家怎樣惡,是「愛者」言。不當自誇,應取彼之長、補己之短,是「憂者」語。
你是任公,你會是「憂國者」還是「愛國者」?
「位卑未敢忘憂國」。首在憂。
「居廟堂之高,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君」。范文正公時代,憂君憂民就是憂國。
言憂者皆出愛,言愛者不必憂。所以「憂國」者與「愛國」者,相差可以毫釐可以千里。看看下文。
「有憂國者,有愛國者。愛國者語憂國者曰:汝曷為好言國民之所短?曰:吾惟憂之之故。憂國者語愛國者曰:汝曷為好言國民之所長?曰:吾惟愛之之故……憂國之言,使人墮頹放之志,愛國之言,使人生保守之思,此其所短也……用之不得其當,雖善言亦足以誤天下。」這是梁任公的〈憂國與愛國〉。文章發表在庚子(1900)前一年年底。距今百多年了,任公說錯了麼?
當年,慈禧密謀廢立光緒,維新派與保皇黨角力,外患日急,《馬關條約》剛簽了幾年。居此之際,任公能無感而發?
言短,正因知所不足,故憂之,望其反省並相互責善。言長,流於假大空,只為避免長他人志氣、滅自己威風而已。如此曰愛,是好是不好?置諸今日,在深圳河南北兩地,言憂者無頹放之志。在香港,反國教科者,不正因為憂其流弊,才挺身而出?言愛者卻盡是保守之思。固然,保守本身不必為錯,得視乎所保所守為何。今日支持國教科之保守,謂國民必當愛國家,必當孕育自豪感,等等。「必當」?難怪此輩不必憂國矣。
站在任公立場,不會以「愛國」者所出為「善言」;雖善言,「亦足以誤天下」。所以他在「天下」兩字後寫道:「為報館主筆者,於此中消息,不可不留意焉。」
那時沒有電台、電視;報章,就是媒體。在媒體發表意見,得謹慎(留意焉)。可今天的媒體,不以憂者所憂為報道,而稱反對者「受人唆擺」,是「紅衞兵行為」,實在諷刺。反對者所憂,在抗拒假大空,正懼子弟有一天像紅小兵!可這叫「不懂愛國」。
回頭看,百多年了。我們進步了多少?官方資助出版的材料,提到自己怎樣善,人家怎樣惡,是「愛者」言。不當自誇,應取彼之長、補己之短,是「憂者」語。
你是任公,你會是「憂國者」還是「愛國者」?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