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1年12月05日論壇版)
因公外出,順道到北美訪友、探親。無意中看到幾回電視節目,覺得很有意思,就給大家略說。
第一回是在「歷史台」或「歷史頻道」播出的。那是個探索古代埃及的故事。從尼羅河兩岸展開,遍訪古帝王墓穴,用科學方法嘗試解開木乃伊背後的謎。當然有解說,但客觀平實,毫不武斷。倒有點像「罪案鑑證科」片集的緊湊。不同的是,它內容充實,富色彩,饒有趣味卻不是娛樂性質。
整個探索過程,歷時數年,花上龐大人力物力。是美國人又借機會宣傳「大美國主義」?錯了。除了主持人,研究隊伍中,美國人佔少數;主力是埃及本地的人員:研究古埃及王國史的、專研木乃伊的、古陵墓學者等,都是埃及不同組織、學會、博物館的負責人;更從比利時請來古代契形文字專家、法國的裹屍布專家,發表各自的冷靜科學判斷。
甚有說服力,儘管結束時沒有結論。
花上偌大的勁,為了甚麼?許多人會問。值得嗎?對主持機構有何好處?怎麼可能受歡迎?合成本效益嗎?等等。相信我們當中,不少人真會這樣問的。我倒想反過來看。是不是正因為我們事事只從盈利着眼,所以媒體生態有今天這個樣子?進一步說,該節目據悉大受歡迎,廣告不絕,不拿政府一毛錢。
這反映了甚麼?
第二回是一個晚間新聞「評論」節目。名曰評論,卻不板着臉孔「作秀」。
受訪人是個競逐共和黨提名的。他是前猶他州州長,也是駱家輝之前的美國駐華大使。(因摩門教徒身份受質疑的競逐者,也不只他一個。與本文無關。不論。)採訪者是節目主播,都有一般美國媒體人物與政治家聊天的特性:多少有點語帶挖苦──說調侃吧,但謔而不虐,沒有人身攻擊。
雙方在台上談,就像閒話家常,常有自嘲字眼。觀眾也笑聲頻傳。那種不矯揉、不做作,帶着微笑又技巧的論國是,時而互相取笑,時而互相恭維,卻是來得那麼自然。
邊看邊想:論政,本來可以輕鬆一點。談話,不宜照本宣科。為甚麼,兩岸三地的人物,都學不會?為甚麼我們的訪談雙方,都那麼一板一眼的,顯得枯燥無比?除了民族性不同,是否有深一層的解釋?
讀者聰明,當有以教我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