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04-18

可信?不可信?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1年04月18日論壇版)

搶鹽鬧劇,早告落幕。

「大核民族、鹽慌子孫」,是網上的流行語。人家是否大核,咱管不着;作鹽慌子孫,不覺得有甚麼光彩。中央電視台的崔永元說,子孫搶鹽,不全是他們的錯;最重要的,是鹽慌政府「缺乏一言九鼎的誠信形象」。北大新聞系教授胡冰的感嘆:「工業時代的政府,治理着農業時代的國民,面對的卻是信息時代的全球化社會」。

我在揶揄同胞的行為?非也。我們自己不就上演過一齣盲搶鹽荒誕劇?有資格取笑別人?

官方媒介也談信心危機

西方媒體,流行這麼一個說法:中國的事你不能相信,直到官方否認為止。溫總在三月五號說,中國過去幾年的傑出成就,就是大眾對政府的信心增強了。言猶在耳,旋生鬧劇;連官方媒介也談到「信心危機」了。

浙江也許是鬧得最「凶」的省份,出現過一天搶買四千噸。溫州市據說是經濟改革最成功一個模範,市民把超市儲鹽搶個精光。三月二十號,省會杭州的警方宣佈,逮捕了「在網上散播謠言」的人,囚十天,罰五百元。

事件平息了?大家不再反省了?《河南日報》的網上評論說:為何如此?因為他們不信任政府。否則他們會信賴當局有能力應付的。《法制日報》──這是北京地區的報紙了──也評說,在危機中,公眾沒能力理性考慮問題,根源在政府的失敗:在平常時,你沒有給百姓自由去判斷事情。

年初,同是浙江省,那位錢姓村長,給卡車輾斃。官方說是意外。村民不信。網民更不信。當局禁止跟進報道。故事還有下文哩。村長位缺,要補選。有縣政府提名者,也有與錢君政見相同的表親參選。縣委掛上大紅布條,警告村民不得「破壞選舉」。村民不忿,聲言投票日武警到場,他們就集體杯葛,不投票。

結果呢,警方讓步。三月九號投票。村民踴躍參與。延到翌日凌晨三點,群眾聚在公所不散。宣佈結果,表親大比數勝出,在場村民歡呼叫好。他的態度?不信任錢君死於意外。也就是說,不信任政府所說的。

這件事情,刊在三月十一號的《法制日報》。傑出的成就?還要等一段日子吧?

《南都報》曾批評說,搶鹽者愚蠢。也許我們都愚蠢。不過,如果政府是可信的,即令大家愚蠢,又何妨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