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0年07月27日論壇版)
幾年前,在這個欄目上,談通識教育。一口氣寫了多篇。記得曾經引用嶺南大學作例子。他們起的名字,叫博雅教育。實在不俗。不過大家好像習慣了叫「通識教育」,所以就「隨俗」。名稱不同;目標,應該是一樣的。
無獨有偶。最近真有名「博雅」的同學,隨父母來談天,說自己要追求的,是「人如其名」。
這使我想起了兩岸三地的訓練方式。
在台灣,他們也用同一名號,叫通識教育。各大學都設有「通識學部」或「通識中心」。我一位老友,就是某中心的負責人。就所知,各校沒有共通的看法,但都像「聊備一格」似的。主修學分佔多,學生根本不可能企求「博雅」。起碼,和北美的通識課程相比,是這樣。
在國內,稱謂不同。他們叫「素質教育」。我想,好些院校也真有意開拓的;但有着共通的困難:大學不能減少政府設在課程中的必修科目─儘管教的學的,都是「交差」心態:明知大家都沒勁,但無法改動。有大學負責老師要求,要我用「外人」身份發表意見,希望減少政治學分,增強素質課目。文章送上去。不得發表。
在香港,本來是佔盡地利的,卻不見得我們就好到哪裏去。在大學,要恢復四年制了,但不見哪一所大學來個振臂一呼,要強調追求博雅訓練。社會上,一般人所了解的通識,還是停留在「教科書以外多知一點東西」。於是呢,電影院該放甚麼片子,老翁厭世跳樓等報道,都是「通識」,都堂而皇之進入「通識」讀本中。
又或者,說通識是「通學」,也即是雜學。根本不必開一科來考。叫同學在家中隨便東翻西檢,找些不同的書刊雜誌看看,也夠雜的。果真如此,我們不必談這個問題了。駁雜無文的雜,可不是博雜成文的雜。通識是雜開,雜學卻不就是通識。要不然,人人都是通識專家了。還是中大的朱順慈教授說的好:我們該問問,我們期望一個讀完六年中學的青年人,需要懂甚麼?
甘陽老弟在中山大學,開設了博雅學院。取錄學生時,先聲明那不是給你致富的求學。內容側重古典訓練:中西兼有。
那和我們說的通識,並不相同。但他們追求的「雅」,卻是我們所缺乏的。一個大學生,到畢業了,連一點兒古典文化都沒有涉及─不論是文學、哲學,還是音樂、建築;也不論是中國的、西方的,她怎配稱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?
平心靜氣看我們的通識教育。大家是不是應該坐下來,問一問:目前的發展方向,能給下一代帶來多少「博」、多少「雅」呢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