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06-22

政治中立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0年06月22日論壇版)

剛過去不久,「政治中立」這四個字,街頭巷尾都可以聽到。人人高談闊論,把它拿作笑柄,直像政治中立是不該存在的;又或者,如果真有這回事,也大可不必理會。結果是,大家都看它是「官家」的擋羞布,隨時可以扔掉的;根本不去冷靜想想,有沒有可派上用場的地方!

事出學府的「官方」言論。剛巧自己經歷過的「政治中立」事件,也發生在學府,就拿出來和大家參詳則個。

在大學求學期間,碰上選舉。甲乙兩黨都努力爭取大學生的支持。在校園裏,各自的競選宣傳站、橫布條、兩黨的義務工作人員等,四處可見。不知怎的,甲黨的競選政綱中,突然添上條文,說要求政府增加私立大學的資助云云。這麼一來,學生會立刻有了反應,在學生報上刊公開的立場書,並要求校方「為了學生的利益」,公開表態,明示擁護甲黨。

校方發表了公開信,清楚表明:投票,是每個人行使自己的公民權利,是獨立判斷的後果。所以,每個合資格的學生怎樣投票,大學絕不應干預。同樣,大學是一所教育機構,她不能「唆擺」學生怎樣投票,甚至不當「引導」大家的投票方向。因為,那樣做,會使大學失掉了她的「道德底線」。在民主國家,大學不能偏袒任何政黨;在某些事上,她確是得「保持中立」。

固然不能一概而論。

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前,南非實施種族隔離政策,引來舉世譴責。聯合國實施經濟制裁。奧運會、英聯邦的活動─包括旅行和貿易、世界盃等,全給她關上大門。

某種道義考慮更重要

當時,美國各私立大學,也引發出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。事緣諸多名牌大學,包括哈佛、耶魯、芝加哥等,都設有基金會,聘專人給大學四出募捐和營利。他們都在南非的金礦和鑽石礦場有投資。

學生團體、媒介、教會等批評初起時,大學還是用「政治中立」作擋箭牌,認為大學在各政府間有紛爭時,當保持中立。慢慢的,當論辯變成一場道德爭議,各大學相繼讓步,承認某種「道義考慮」,是高於「政治中立」的。

我們觀察世事,最好不要妄下斷語。你儘可以不喜歡「政治中立」這塊招牌,它倒不全是一片擋羞布而已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