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03-24

新六軍碑柱在哪裏?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0年03月23日論壇版)

五十年代中葉,台灣發生所謂機械化部隊「兵諫事件」。部隊司令是蔣緯國。孫立人將軍是他的直屬部下。孫將軍早歲軍校出身,保送美國著名的VMI(維珍尼亞軍事學院,又名「南方的西點」)深造。歸國後,負責整編在印度受訓的新六軍。日寇投降後,軍隊從海路回國,經香港上廣州。當時有隆重軍禮。他的先頭部隊與英國的接收部隊,並列和平紀念碑前,舉行升旗禮。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和英國國旗,同時飄揚。在穗安頓期間,百姓為表揚,建新六軍碑。

碑,還在的。可不易見到。它的周圍,變成了髒亂的菜市場。碑柱上的刻字,全給小販的雜物布條蓋着。碑旁又蓋了公廁。聽說如果菜市場搬遷,碑柱會給拆掉。

不必講甚麼陰謀論。但孫立人功在國家,紀念碑柱應好好保存。今天這個樣子,是何道理?

兒時讀書,最愛聽老師講歷史故事。他們都是經歷過抗戰洗禮的一代,講近代軼事精采萬分。課堂上鴉雀無聲,多半是大家在聽得入神。好些時候,還教我們哼勵志歌曲,都是北伐前後到抗戰時期的。

「旗正飄飄,馬正蕭蕭。槍在肩,刀在腰,熱血似狂潮。」

「怒潮澎湃,黨旗飛舞。這是革命的黃埔。」

革命的黃埔?黃埔的歷史,有多遠了?怎麼就丟得一乾二淨?讓我說一則你猜不到的:「三民主義 吾黨所宗 以建民國 以進大同……」

當然知道:這是台灣的國歌。咦?世上有名「台灣國」的國家?她的國歌叫「三民主義」?不是,你說;正式來說,該叫中華民國國歌。不,那是後來的事。孫中山先生南下廣州,在黃埔創軍校,是訓練士官領軍北伐的。當時他用孫文本名,手書軍校訓詞,就是這「三民主義吾黨所宗」。

對國人來說,近代歷史實在太多的血和淚。正因如此,我們更不能忘記。不久前,《廣州日報》報道,黃埔軍校同學會原址,變了酒吧。建築物受到破壞。很明顯,文物保護單位無能為力。

這是舊樓房改了樣子的問題?抑或是孫將軍碑柱的同一個問題:今天這個樣子,是何道理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