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0年03月09日論壇版)
「圓桌會議」宣佈,要舉辦「通識教育與國民教育」講座系列。最後一講,是「通識教育與價值教育:中國國民與世界公民的培養」,說講者和老師會分享兩類教育的關係。
我不知道,教育是不是要灌輸價值;我只知道,教育當培養學生有紮實的知識基礎,使他們能判別價值取捨。不奢望甚麼世界公民。我們能訓練學子,使成為良好的中國國民,也很了不起吧?
無獨有偶。剛看到一則美國報道,說上海外語中學的陳姓畢業生,考進美國緬因州著名學府 Bowdoin College,拿到獎學金,是個心理學和經濟學雙主修。也快畢業了。陳同學對自己所受訓練方式,印象深刻。他與林姓李姓兩位友人,合寫了一本書,叫《真正的通識教育》(外文名是 A True Liberal Arts Education),目的在向中國人介紹,甚麼才是貨真價實的通識。
書中提出了兩個「技術」點:師生比例小。教授主責在傳授知識,不在埋首個人研究。這兩事會帶出甚麼可能後果,大家想像一下,也不難找出答案。
二十三歲的陳君,倒清楚明白,他的書不容易「促銷」;儘管有媒介的注意,也有不少報道。話雖如此,申請到這類學府升學,人數大增。光就他自己的學院吧,一年間就多了三倍學生申請入學。
華東師大的劉長教授認為,通識訓練──包括歷史、文學、科學、哲學等──是每個國民所需。他歷史系同事許子霖教授就說,事很為難。十年前,全國大學畢業生,每年一百五十萬。今天,是五百萬。他慨嘆:教育像養雞場。大學追世界排名,人人趕研究來生產論文;他們無意去好好栽培下一代。
復旦勇於嘗試。大學引進牛津式的學院住宿制,並一改傳統,容許學生到第二年才明示主修。這給同學留了多一點選擇的空間。
甘陽老弟最近的新嘗試,更進一步。他在中山大學旗下的「博雅學院」,主持課程。集中在古典研究。挑選極嚴。芸芸眾生中,只揀三十人。作較深入的人文經典訓練。
這些,都試着給中國高等教育,闖出一條新路。
批評者說:你在走「精英主義」道路。好些中國的工業家也有異議:資源浪費。應把資源放在高級技術訓練上,發展專業教育。
中國的大學教育,在反省。
香港呢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