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12-14

開明政治出盛世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09年12月14日論壇版)

讀過中學的人,都應該聽過「貞觀之治」。歷史書上的李世民,真箇英明神武;人人都說,他的初唐盛世,傳頌千古,因為他治國有方。有了政治清明的局面,所以開出了後人稱羡的太平盛世。

據說,那時的長安城,是夜不閉戶的。社會風氣開放,用今天的角度看,是「過份」了。女人的衣着,比今天「暴露」多了。韓昌黎女兒三嫁,鄉黨鄰里並不忤視;而昌黎,還是「文起八代之衰」的「載道大師」呢!

廣開言路虛懷納諫

政治開明,帶來了不保守的盛世。

固然,我們不能說,那是太宗個人的功勞。他手下的輔臣,像房玄齡、杜如誨等,都是一時之選。他起用魏徵為相,而魏徵竟然像個諫議大夫似的,不停告訴皇帝這不可以那不可以。他寫了篇〈諫太宗十思疏〉,明明是教皇帝怎樣做人處事的文字,比起〈出師表〉更直接了當。

後世怎麼說?皇帝「廣開言路,虛懷納諫,知人善任,從善如流。」有言論自由、有寬容大度,才有貞觀之治,才產生了一代的盛世。那是中國政治的盛世。

太遙遠了,大家會說。後代歷朝,何曾有過政治的盛世?

開創了上軌道的政治秩序,使較像樣的社會生活能夠誕生,就近幾百年來說,是歐西文明的福份,與我們無緣。

使政治秩序上軌道

新教改革運動帶來的戰禍,迫着歐洲人反省寬容問題,特別是個人信仰上的。英國內戰期間,國會軍隊中的大辯論,使政治平等抬頭。那真是「敢把皇帝拉下馬」了──他們把皇帝送上了斷頭台。同時期的名詩人米爾頓,公開發表了他反對書刊審查的小書,到了今天,仍然是出版自由的經典作。稍後的霍布斯,在絕對王權論高唱的時候,第一個寫出了「契約論」的哲學。大家知道的洛克契約論說,是後來的事了。更早一點的,是庫克( E. Cooke)當上了大法官,把王權從司法中抽了出來,才有後來說的司法獨立。稍後一點的,是孟德斯鳩的大作,清楚列出分權學說。

有了那樣的基石,才把西方的政治序局,大體上奠定下來。再配合上經貿發展,才有人民免於恐懼和免於匱乏的生活。也許不是「盛世」,但總比較接近。

不同的時空。不同的背景。相同的,是上軌道的政治,才衍生出盛世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