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12-01

探針:不數豆子可以嗎?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08年12月01日論壇版)

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教授吳大琪,兩星期前在這個版上,寫了一個數豆子的故事,也提到美國候任總統,給看作不數豆子的人。他數不數豆子我不知道;我們一天到晚,不斷在「科學化」地數豆子,我卻知道。當你要數豆子,你得假設豆子粒粒一樣,然後,你用數字來量一下你數了多少。典型的重量不重質。

半輩子的工作,都和大學中學攀在一道。在科技大學理學院開的課,最初的靈感也來自大琪。我們設計課目時,都「不科學」,都不數豆子。一所高等學府,如果事事都只看每年生產了多少數量的畢業生,而不是看每年培育了多少有素養的人,那麼她的「高等」十分有限。制訂教育政策諸公自己去數豆子,那還罷了;要中學大學的老師亦步亦趨,教育還有甚麼生機?

美德不被評核

我們更想出了「成效為本」的評核辦法,在不同等級的學府中推廣。如果成效計算,包括了「謙虛、自信、有崇高理想種種美德」,那也可以。(當然,這是個沒有理想的年代。大學畢業生投身社會,給人的印象是缺乏謙虛,卻過度自信。)可大琪準會失望,因為他期望的這等教育目標,都不列席。評核表的設計,據說都是「以量為本」的。不能量化的,都不科學。

所以,中學老師的進修,用小時算,方便量化。大學教授的文章書本,除了要用字數(豆子)來算,也要用參考書目(另一類豆子)來算;好像說,你的作品參考資料不多(豆子不夠),一定不是好東西似的。但作者本人的才華,他的洞悉力,他的分析睿智,怎樣「科學地量化」?難怪很多人都說,從司馬遷到梁啟超,從柏拉圖到尼采,活在今天,一定拿不到博士學位他們的著作,沒有旁徵博引,沒有列出大量考資料。說直接點,是沒有豆子。

文化教育不足

吳文在結束時這樣問:「為甚麼我們不滿足住得好吃得飽,還要求有音樂、戲劇、書本這一類可有可無的事物?」我看正正因為這個「我們」為數太少,因為文化藝術都不能靠數豆子來「製造」的。試想如果這個社會很多人都認為,音樂戲劇書本這一類事物,寧可有不可無,那會是個很不同的局面了。在國際城市特質表現評分上,香港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分數,也不會那麼丟人了吧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