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7-09

聽演講去!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2年07月09日論壇版)

文革開鑼。第一個在天安門城樓上,得「偉大導師」接見的,是北師大附中的宋彬彬。她「面聖」後,改名宋要武。回到附中,立刻揪鬥當時的校長,把她折磨至死,面不改容。文革結束,靜靜丟了新名,改回彬彬。

大約數年前,北師大附中九十年校慶。附中邀宋彬彬回校作嘉賓,引起很多人不滿,其中公開發表文章批評的,是資中筠先生。該文擲地有聲;讀後十分佩服,當時就在這個欄上,寫了自己的感想,也表達了對前輩學人的尊敬。

資先生是陳樂民的夫人。陳先生已辭世,退休前是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。我也曾撰文介紹過他。資先生退休前,是同院的美國研究所所長。五十年代初,他們已獲派歐洲,畢生公職都涉對外關係,包括接待訪華外人,甚至給首長級的人作繙譯官。她很謙遜,說自己發表的論文,不管是否學術的,都是「奉命撰寫」,故「無甚可觀」。進入八十年代後,才發現,筆,原來是自己的,可以說自己的話。

於是嗎,近二十年,筆耕不絕。幾個月前,把各類文章輯成五集出版,抒情、論事、憶人、反省中西文化,應有盡有。談到她求學經歷,特別有意思,就稍作介紹。

一九四八年,資先生在燕京唸完大一,要轉入清華。暑期就到舊北平圖書館準備。「圖書館是完全開放的……只是一般不能把書拿出去。不過借書極方便,座位寬敞舒適,光線充足,工作人員輕聲細語,態度和藹,業務熟悉(這些我當時並不感到特別,只是幾十年後在規模大大擴大的新北圖處處得到相反的感受,才回想起那時的鮮明對比)。」

今天,年輕的一代,沒有那經歷,很難體會到過來人的感慨,甚麼叫今非昔比。

每次運動來,她受到批判,說是「半封建、半殖民地教育」出身。她引以為榮,說是「中西文化並重的薰陶」,是那時代的「底色」。學制統一,而辦學多元;教育家的「理念貫徹到辦學和教學中」,大中小學皆如是。大家以為教會學校很「洋」。她說:「至少在一九二八年國民政府實行教育中國化政策後,洋人辦的學校,包括教會學校,大多很重視國文,學生的古文修養都能達到一定程度。同時,從小學起就有公民課,現代公民社會的一些基本觀念和行為規範貫穿其中。」

這些,她說,都成了他們的「底色」。

資先生是今年書展的嘉賓。八十多歲的雍容女士。有興趣親炙她的「底色」嗎,聽演講去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