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3年04月08日論壇版)
日前,與出版社總編輯共膳。席間,談起他準備進幼稚園的兒子,在家中怎樣輕鬆地背誦唐詩。有沒有唸口簧成分?也許有。但何妨?我們小時候讀「三字經」,「千字文」,何曾明解?還不是日後才「反芻」,重新咀嚼的?如果幼時不記下,一天長大了,希望吐出重新理解,也辦不到的。
今天,不少父母認為,你要我的小孩背書,即是要他們「死記」,沒有教他們理解。讀書應該明理,不該死記。那是假定了背誦是囫圇吞棗,不經咀嚼的。使老師強制學生背書,又不給他們講解課文,那是老師的失職。很難想像,這是一般老師的作法。從「岳飛字鵬舉」到「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」,有哪一課是老師不解課文的?
多年來,不少家長跟我說,他們不擔心兒女考試,卻不明白為什麼辭彙那麼貧乏,成語典故無法信手拿來,應用在作文上。我問:又不要背書,又不看課外書,終日與機為伍,你能怎樣?都無以對。
記得當年學文學導論,一位本科教授引經據典,莎翁十四行詩背出,那流利,那鏗鏘悅耳,教大家五體投地,佩服極了。後來他告我們,功力,是練出來的;能出口成文,因為他年輕時參加演劇,諸多詩文妙句,都靠牢記。不背何來?
有外國學成回來的教授,說詩人萬中無一,你要的資料,網上找尋十分便利,隨手一翻就到,何必浪費時間背誦?那是假設了千百年來的經典文章,詩詞歌賦,就像統計用的資料,只須查找,不必記憶的。
可文化傳承,尤其豐厚的文化傳統,並不是機械營運。一個社會,要百姓具有最起碼的運用和鑑賞能力,使他們有最基本的文化素養,就不能把活的遺產看作「一批資料」而已。
還有。背誦,不只能使人記得牢,更可使人明白文字韻律之美。就是最簡單的唐詩元曲,得琅琅上口,感覺全不一樣。你能背出馬致遠的《秋思》,你就知道什麼叫詩畫。中國文字音樂感特別強。不訓練背誦,怎樣捕捉它?
最愛用的例子,是「床前明月光」。告年輕同學:我給上句,你接下句,接對有獎。說「床前明月光」。差不多全班都爭着舉手,因為都接得上。我問:你何以接得上?然後人人明白。
是因為背了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