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5-14

梅校長的教誨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2年05月14日論壇版)

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」

這是北京、新竹兩地清華大學共同秉承的校訓。清華剛慶祝過她的百年紀念;給清華奠定基礎的,是梅貽琦,一位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傳奇人物。

梅貽琦是第一批「庚子賠款」留美生。一九一四年得電機學位後,回清華學校任教。一九三一年,國民政府大學部委任他當校長。在就職演說中,他曾經說:「學術的造詣,是不能以數量計較的……所謂大學者,非謂有大樓之謂也,有大師之謂也。」今天,我們的大學,從學生選課的人數,到教授發表的研究心得,都是「以數量計較的」。

通識者 識其會通之所在

抗戰軍興,清華遷到大後方。梅校長(與潘光旦)發表了著名的〈大學一解〉,闡明大學宗旨,在明德新民,所以學生須「知類通達」。他說:「通識之授受不足,為今日大學教育之一大通病……社會所需要者,通才為大,而專家次之,以無通才為基礎之專家臨民,其結果不為新民,而為擾民。」但大學只有四年,不能通專並達,「偏重專才之弊既在所必革,而並重之說又窒礙難行,則通重於專之原則尚矣」。

看看今天我們大學的設計,通重於專並非「原則」,遑論「尚矣」。

當上校長次年,成立工學院。他反對工科專注工程忽略其他,認為工學教育要「人民化」與「社會化」。他申明「真正工業的組織人才,對於心理學、社會學、倫理學,以至於對於一切的人文科學、文化背景,都應該有充份地了解」。更主張「今日而言學問,不能出自然科學、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三大部份;曰通識者,亦學子對此三大部門,均有相當準備而矣……合而言之,則於三者之間,能識其會通之所在。」那樣的通才,不只求學,亦利做人。

梅校長的遠見,失落多時。不過,三年前,北京清華頒佈了「文化素質教育核心課程管理辦法」,又訂定了「課程選課指南」。明確指出大學訓練的八大方針:較全面認識中國文明;對中外哲學有一定的了解;中外文學經典的閱讀和賞識;自然科學基礎;社會科學基礎;中英文寫作與口頭表達能力;審美品味和鑑賞能力;科學與人文均衡發展。

在那個時代,梅校長的言論,像空谷足音;在這個時代,大家說那是老生常談。可是,能平心靜氣審視一下,我們的院校,有哪一所是追求那「均衡發展」的?我們的校長,有哪一個是追求梅貽琦的理想的?

梅校長的教誨,誰認真聽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