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-01-21

耶穌會辦的大學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3年01月21日論壇版)

程介明兄發表評論文章,問香港的「高等教育會過度發展嗎」?嘗試說明今後社會的趨勢,是各行各業對學歷的要求,不斷提高,所以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本身,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。

若然,我們該問:朝甚麼方向發展?如果我們要有更多的大學,那該是怎樣的學府?無獨有偶,在差不多同時,許漢榮君也刊出大文,借用美國公立大學的例子,比對香港的,引為警惕。他擔心大學已經成為「職前培訓」的場所;學生入學,不在求取知識和修養,而是「出路」。

而政府,為了減輕負擔,就把責任推向「市場」:鼓勵成立私立大學。如是,他憂慮大學只會多開設有「市場價值」的課程,結果是給產業界牽着走。先不說政府的動機,是否在「推卸責任」(我自己不那樣看);把「市場價值」等同「商業考慮」,不太合理。市場需要誠實的人。誠實,是商業還是道德考慮?諸多美國私立大學的本科,根本不設商學院的;他們怎樣運作,也不是政府的責任。

假定像介明兄說的,我們需要更多的學額,但不必由政府主理其事,那讓私人團體辦學,就很合理。當然要知道那是甚麼樣的團體,有何辦學經驗,學術、財務安排各方面是否健全,等等。但這些,基本上是技術問題。

幾年前,政府叫出了「教育產業」的口號,向世界招手,邀請有志辦高等教育的機構,來香港開設私立大學。最近,反對者認為,教育「產業化」,只會把教育弄得庸俗,使學府淪為學店,只顧圖利而對社區沒有貢獻。有些甚至用設在屯門的哈羅作「實例」,說那是給外人來香港賺錢的藉口。

一定如此嗎?那目前的私立大專院校──像珠海、樹仁、能仁等,是否已賺個滿堂紅,把一眾政府資助的院校學生,都搶走了?哈羅是所怎樣的學校,我不知道,不當妄下斷語;縱然她未符某些要求,也只是一所剛開始的中學。

還有,辦學團體世上不少,不可能盡是一丘之貉。也不見得認真教育的人辦學,就會把學校看作「產業」,用經商的手法營運,為要圖利而不顧庸俗的。我們總不當處處以小人之心去度人吧?

耶穌會辦的大學不是那樣的。這我相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