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06-28

通識老師的常識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1年06月28日論壇版)

大半年前,在這塊園地,發表過一篇淺文,談「文明社會的底線」。大意謂法官必須能獨立判案與量刑,也就是司法必須不受干預。文章刊出,友朋取笑,說那直是「常識範圍」的東西,何用你鄧某人在報角囉囌。當時就想,他們也說得對,也許自己太杞人憂天了。

最近見各大中英文報章上,刊登了一份調查報告,才發覺,我沒有「杞人憂天」。

在國內的大學,他們叫素質教育。在台灣,他們叫通識教育。在香港的大學,也設有通識學部。如果問:按照通識學院的標準(不是我們咱家的標準)來評定,哪個達標?我會說,三個都不及格。當然,各有不同的背景與情由,也各自花上不同的資源在改善。但起碼,那是大學的課題。

我們的教育部門,在高中推行「通識科」,是必修的,將來要用考試來評核。科分六大範疇,花三年學習。按常理推,每所中學總得有三位教師專任。高中教師多年來,皆專任;一般來說,你任教的科目,就是你在大學的主修。但通識不是一個科,所以我們的大學,沒有「通識系」。可以想像,各老師是從本來科目(不論物理還是地理)抽調過去的。明白到他們沒有「底子」,所以當局早安排了訓練課程。結果怎樣?

「通識」可以通過如此「訓練」去「教」的?

調查報告,按隨機抽樣,訪問了五百多個教師。就人數比例說,這個「樣本」不可謂小。(固然,調查可以有偏差,可以不準確。)但結果卻教人憂慮。為甚麼?

因為,據報道,相當大比例的受訪者認為,法官應該聽取民情,判案當「順應輿論」。還有,政府只要認為「合乎公眾利益」,在推行公共政策時,不必太理會「法律小節和約束」。

全世界沒有任何政府會說,它的政策是「不符合公眾利益」的。就定義說,行政部門的職能,在忠實執行法律。假如認為,守法會變得阻手礙腳,所以繞過它好了,免得麻煩;那要法律來作甚?說法官斷案應順應民意,就更離譜了。判案只一個標準:法律。可以不守的法律,沒有尊嚴;那樣的社會,沒有公義。一時一地的民意,往往靠不住。如果法官要順應輿論,那不如「公審」。不是說,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」?果真那麼雪亮,就讓群眾判案好了,何須法官?更不必有獨立的司法制度。那把法院一併去掉算了。

這是為數不少的高見:我們通識科老師的常識。

近乎「常識範圍」的觀察與反省,看來並不那麼「常識」的。

2011-06-13

有包容 無鞭策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1年06月13日論壇版)

五月中,明報創業五十二周年。報業集團張主席送上獻詞。全篇論歷史、說功過、談期許,條理分明;相信是思慮而後成文的。

張君支持文化事業,大家都覺得他很有魄力。他的誠意,我不懷疑。起碼,真姓實名寫文章,不像那些化了名吞舌吐吐的。

全文不短。報刊上白紙黑字刊行。讀者可找來看。就事論事,我不可能每一點都詳說。就談談自己的觀感吧。

獻詞提到中國社會在變,稱讚經濟發展的成就。那也屬實。說那是胡溫領導的功勞,「告別了共和國歷史上的動盪與不安」。如果今天沒有動盪與不安,我們不需要叫出「維穩」的口號,不須「要和諧不要衝突」。也許,你會認為,蒙、回、藏地區的騷動,各省分的警民對峙,甚麼甚麼日子來了,立即緊張兮兮的,軟禁的軟禁,拘捕的拘捕,等等情事,都不算是「不安」。那甚麼才算?

那舉國體制 不是民主

他拿汶川大地震的情況,與外國災情相比,並盛讚中國的重建成功,說那是因為「發揮了舉國體制的力量」。還有,京滬高鐵能建成,同樣是那力量的展示。先不論為甚麼要拘禁調查汶川地震死難名單的人。重建能有多少成功,海外──包括香港的捐款贈物──出了不少力。但那不屬體制的東西。說「舉國體制」,也只能是說集權力量。理論上說,在某些公共政策上,集權體制來得比散漫的自由社會要有效率,人所共知。那為甚麼不乾脆說,我們選集權好了,不必吵吵嚷嚷的?

拿這個跟百年前的清末民初比較,合理嗎?盛稱今天優於當年萬倍,因着有個「舉國體制」,使人想起當年西單民主牆上的名篇:要民主還是要新的獨裁?那舉國的體制,一定不是民主的。

然後輕輕的說:不要用行政來主導司法,拒絕黨大於法的誘惑。咦,這說給誰聽的?誘惑,是一些東西我要擁有,但還沒有到手,才能成立的。連槍桿子都得靠黨來領導,司法不用黨的行政主導,用甚麼來主導了?文革後,彭真面對「法大還是黨大?」的問題啞口無言;時至今日,仍舊無言。這叫「誘惑」?假如我是領導的頭頭,我一定問:那我主導誰?

給現況說項,要大家「予以祝福,予以理解;予以鞭策,也予以包容。因為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,尤其像中國這樣一個積澱非常深厚、頑固,並存在着千頭萬緒的大國,一切的改變,不可能一蹴而成……。」

好說好說。真是包容得緊。奇怪,何以民國三十八年,沒有人給中共說同一番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