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1年01月24日論壇版)
去年年中,在一次演講會上,美國新澤西州州長抨擊新州教師工會,認為他們立下多年的長俸制,只保障了不稱職的老師。引起漣漪,卻得到百姓讚許。年底前,工會交上一份長俸改革方案。
教師制度的討論,在歐洲和北美,已談了好一陣子。不久前,微軟的蓋茨與全美教師聯會的主席,在一次聯合訪問中,一起批評終身任職制,認為弊多利少。統計數字顯示,新加坡的教師訓練計劃,只招收大學畢業生中的前百分之三十。美國的卻很一般。
還有,美國的中小學,因制度關係,使平庸失職的教師,得到很大的保障。因着論資排輩升等的舊設計,使有年資但不勝任的,穩坐釣魚船。有政府撥款不足情事嗎?先遭解僱的,是未拿長俸的年輕教師。一年多前,這情況出現在兩個州的學校,碰巧受解僱的,是該年度學校的最佳教師。結果引起了一陣風波。在北美和北歐,很多人開始反省問題。
怎樣可以汰弱留強?你得先找出誰是「弱」。但一個名「新教師計劃」的非牟利組織,調查後發現,平均說,百分之九十九的美國中學教師,都獲「滿意」評核。那是說,評核機制有問題。怎樣才可以恰當辭退差的、獎賞好的?「蓋茨基金會」光是去年,就拿出了二十億元,鼓勵學校有賞有罰,不必受成規的年資遞增所規限。很多學校響應。
美國教育部長鄧肯,年前向教師團體發表演說,強調那僵硬的資歷與長俸考慮,扼殺了教育,因為制度看教師高於學生。那只會苦了學子,也苦了全國的教育事業。台下傳來陣陣噓聲。
蓋茨的策略是:教師評核,不應只看學生表現,而該有三方面:一是來自學生,一是同儕,一是學校當局。兩年下來,連續失分的,請另謀高就。同理,連續得分的,加薪獎勵。不過不失,表現平平的,減薪。如果學校當局完全沒有彈性自主,只能升不能降,只能聘用不能解僱,那是無法改革的。
當然是把很大的問題濃縮起來,意思大家應該明白。我們的制度,也許不一樣。我們的教師,多年來,是進步了是退步了?朝氣與熱誠,是強了是弱了?愛心與耐性呢?有多少教師,真的視教育為終身職志的?
與教育局的姚鳴德君聊天。他說教育是良心事業。不錯,但光靠良心不夠,某種誘因設計,也很重要。
良心事業,也得有好的制度撐起來。
2011-01-24
2011-01-11
一年之計在背誦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1年01月11日論壇版)
一年之計在於春。
從小就這麼說。計,一定要在春天才有?不見得。只不過大家都愛在年初的時候許願,定下多數不會執行的「新年大計」,滿足一下自我心理要求,如此而已。
自懂性開始,就沒有這玩意兒。不過,在年初時分,展望下去,總覺得有些東西勉勵自己才對。去年底,很多朋友都在嘆息我們的國文教育,認為長此下去,只會越來越糟。幾年後,大家連「岳飛字鵬舉」都不懂了。可又想不到甚麼可行的辦法,能扭轉頹局。
百年樹人。可知教育這事,非日久不為功。既然是日久,那一切都得從年輕人做起;從基礎做起。一向的看法是:你要國文打基礎嗎?很好。先多讀古文。事有湊巧。幾星期前,二殘兄(劉紹銘教授)發表長文,教大家怎樣讀中、英文。一下筆他就要大家去背誦。真是英雄所見。讓我權充文抄公,先借他的文字說說:
「多少年前,我們學語文,離不開背誦……事隔多年,若有人問功過,背書有甚麼好處,應說百利而無一害─只要課文選對的話。」
「小學時念古文,文字和意境或有超乎我們領悟力的,但古文之為用,是一生一世的觀賞。即使初讀時只有一知半解,一再背誦,對自己的寫作日後也有催生作用。」
還有好些例子,不舉了。讀者當明白他的意思。今天,我們的教育氛圍,從當局到學校到家長,整個不鼓勵背誦。官員說:我們是「中立」的。校本政策嘛!要怎樣做,學校自己決定。我們只是在公開考試中,取消了範文要求罷了。學校說:那東西是不考的,我怎好要老師教,要同學背?同學也不要「死記」的。家長說:兒女的功課,夠重的。不用考的,你千萬不要增加他們的負荷。不能那樣浪費時間。
多年來,有不少父母來到學社,求取「靈丹」。不是說子女腦裏空洞,就是說他們辭彙貧乏,無字可用,又不懂「引經據典」,就是寫描寫文或抒情文吧,也毫無想像。然後獲悉,那眾多學生,都不必背誦古文,因為已經沒有了「默書」。中文課外書,更不用看了。
勸他們多訓練同學背誦優美精采的經典文章,他們都一臉茫然:我們自己都不曾好好背過,怎樣教孩子?
也許,時代不同了。我們覺得,前人的教學方式過時了。我不同意。二殘兄還是對的。
如果說,一年之計,在先打好基礎,那麼就從背誦開始吧。
一年之計在於春。
從小就這麼說。計,一定要在春天才有?不見得。只不過大家都愛在年初的時候許願,定下多數不會執行的「新年大計」,滿足一下自我心理要求,如此而已。
自懂性開始,就沒有這玩意兒。不過,在年初時分,展望下去,總覺得有些東西勉勵自己才對。去年底,很多朋友都在嘆息我們的國文教育,認為長此下去,只會越來越糟。幾年後,大家連「岳飛字鵬舉」都不懂了。可又想不到甚麼可行的辦法,能扭轉頹局。
百年樹人。可知教育這事,非日久不為功。既然是日久,那一切都得從年輕人做起;從基礎做起。一向的看法是:你要國文打基礎嗎?很好。先多讀古文。事有湊巧。幾星期前,二殘兄(劉紹銘教授)發表長文,教大家怎樣讀中、英文。一下筆他就要大家去背誦。真是英雄所見。讓我權充文抄公,先借他的文字說說:
「多少年前,我們學語文,離不開背誦……事隔多年,若有人問功過,背書有甚麼好處,應說百利而無一害─只要課文選對的話。」
「小學時念古文,文字和意境或有超乎我們領悟力的,但古文之為用,是一生一世的觀賞。即使初讀時只有一知半解,一再背誦,對自己的寫作日後也有催生作用。」
還有好些例子,不舉了。讀者當明白他的意思。今天,我們的教育氛圍,從當局到學校到家長,整個不鼓勵背誦。官員說:我們是「中立」的。校本政策嘛!要怎樣做,學校自己決定。我們只是在公開考試中,取消了範文要求罷了。學校說:那東西是不考的,我怎好要老師教,要同學背?同學也不要「死記」的。家長說:兒女的功課,夠重的。不用考的,你千萬不要增加他們的負荷。不能那樣浪費時間。
多年來,有不少父母來到學社,求取「靈丹」。不是說子女腦裏空洞,就是說他們辭彙貧乏,無字可用,又不懂「引經據典」,就是寫描寫文或抒情文吧,也毫無想像。然後獲悉,那眾多學生,都不必背誦古文,因為已經沒有了「默書」。中文課外書,更不用看了。
勸他們多訓練同學背誦優美精采的經典文章,他們都一臉茫然:我們自己都不曾好好背過,怎樣教孩子?
也許,時代不同了。我們覺得,前人的教學方式過時了。我不同意。二殘兄還是對的。
如果說,一年之計,在先打好基礎,那麼就從背誦開始吧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