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07-27

多少博.多少雅?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0年07月27日論壇版)

幾年前,在這個欄目上,談通識教育。一口氣寫了多篇。記得曾經引用嶺南大學作例子。他們起的名字,叫博雅教育。實在不俗。不過大家好像習慣了叫「通識教育」,所以就「隨俗」。名稱不同;目標,應該是一樣的。

無獨有偶。最近真有名「博雅」的同學,隨父母來談天,說自己要追求的,是「人如其名」。

這使我想起了兩岸三地的訓練方式。

在台灣,他們也用同一名號,叫通識教育。各大學都設有「通識學部」或「通識中心」。我一位老友,就是某中心的負責人。就所知,各校沒有共通的看法,但都像「聊備一格」似的。主修學分佔多,學生根本不可能企求「博雅」。起碼,和北美的通識課程相比,是這樣。

在國內,稱謂不同。他們叫「素質教育」。我想,好些院校也真有意開拓的;但有着共通的困難:大學不能減少政府設在課程中的必修科目─儘管教的學的,都是「交差」心態:明知大家都沒勁,但無法改動。有大學負責老師要求,要我用「外人」身份發表意見,希望減少政治學分,增強素質課目。文章送上去。不得發表。

在香港,本來是佔盡地利的,卻不見得我們就好到哪裏去。在大學,要恢復四年制了,但不見哪一所大學來個振臂一呼,要強調追求博雅訓練。社會上,一般人所了解的通識,還是停留在「教科書以外多知一點東西」。於是呢,電影院該放甚麼片子,老翁厭世跳樓等報道,都是「通識」,都堂而皇之進入「通識」讀本中。

又或者,說通識是「通學」,也即是雜學。根本不必開一科來考。叫同學在家中隨便東翻西檢,找些不同的書刊雜誌看看,也夠雜的。果真如此,我們不必談這個問題了。駁雜無文的雜,可不是博雜成文的雜。通識是雜開,雜學卻不就是通識。要不然,人人都是通識專家了。還是中大的朱順慈教授說的好:我們該問問,我們期望一個讀完六年中學的青年人,需要懂甚麼?

甘陽老弟在中山大學,開設了博雅學院。取錄學生時,先聲明那不是給你致富的求學。內容側重古典訓練:中西兼有。

那和我們說的通識,並不相同。但他們追求的「雅」,卻是我們所缺乏的。一個大學生,到畢業了,連一點兒古典文化都沒有涉及─不論是文學、哲學,還是音樂、建築;也不論是中國的、西方的,她怎配稱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?

平心靜氣看我們的通識教育。大家是不是應該坐下來,問一問:目前的發展方向,能給下一代帶來多少「博」、多少「雅」呢?

2010-07-06

勝於潑罵的討論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10年07月06日論壇版)

鬧哄哄的「政改」,算是落幕了。

事情當然不曾了結。

香港立法部門的結構,在《基本法》中有規定。不必多說。但從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開始,到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定案,整個過程,早把「功能組別」這傢伙,安排定當。在今天看,這些組別大可取消;在當時看,不能說全無道理。這不是我的重點,先不論。

值得想一想的,有很多。篇幅有限,不能逐一討論。先考慮兩點。

反對的是小圈子

首先,有論者認為,現時有功能組別投票權的人,屆時將不能涉足新增議席上;但這類人傾向支持民主,所以到時他們只能投自己的界別,與新增五席無緣,因此實質上對民主派不利。

這點大可商榷。看看今天的界別分類。功能組別的選民傾向支持民主?你頂多說,法律界、教育界、社會服務界、甚或醫療界的票,有這個可能。其他大多數的呢?甚麼金融界、銀行界,甚麼零售業、進出口、地產、會計、交通運輸、飲食、工程、商界(擁有兩票)、鄉議局,等等,怎樣?他們背後的選民,「傾向支持民主?」我看不是的。

至於說,他們的總票數有限,不一定能全面左右大局,固然也不一定對大局毫無影響。這是個經驗問題,待有了統計數字才好說。

其次,反對新增區議會五席的人,說那是把功能組別擴大,不是縮小,不應該。

心平氣和地談。

先問:我們為甚麼要針對功能組別?是因為組別的議員每個都不堪、人格操守全敗壞?不是的。是因為那一眾組別,都對社會毫無貢獻,沒有幫助香港發展?也不是的。但因為每一個組別的功能,在照顧該組別的成員利益─成員人數多寡不一;怎麼說,都是小圈子選舉的產物。(有些甚至不必選的。)他們服務的,是某特定的階層─例如,會計界服務的,是一小撮會計師。餘此類推。而民主的假設,是人人政治權利平等。只服務某一專業人士階層,太狹窄,於理不合。

再問:新增區議會的議席,符合「功能組別」原來的定義嗎?他們屬於某「特定專業界別」嗎?他們服務的,是某特定行業嗎?他們是從小圈子界別成員中推選的嗎?

我沒有黨派背景。不為任何人說項。

只覺得,討論,無論如何勝於潑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