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11-30

盛世危言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09年11月30日論壇版)

你或許聽過曾對洪秀全萌生影響的書《勸世良言》。

那樣的「良言」,我不會寫。當然也不是甚麼「警世通言」。為甚麼叫盛世危言?不是危言聳聽的危,而是居安思危的危。

叫盛世,因為人人都說這是個盛世。起碼,高唱「中國興起了」的朋友,就認為今天的中國,已進入了「盛世」期。不是說要繁榮安定嗎?不只是官腔;民間也那麼說了,說現在平安了,欣欣向榮了,形勢大好不是小好了,大家從此可以過安樂的日子了。

「居安思危」?古人是多慮了。他們說。《論語》是這樣記載的:君子食毋求飽、居毋求安、敏於事而慎於言、就有道而正焉。要求讀書的人(君子)觀察事物要敏銳, 但講話要有分寸,發言要謹慎合度,也合理。可今天的盛世,大家看到的景象是怎樣的?求飽足求安逸也還罷了。我們的作家(也算是讀書人吧?)真「敏於事」 了:他們都知道,哪些題材是敏感的,就順着繞過去;真箇循規蹈矩、謹言慎行了。也許今天的道和古人的道,全不同的:有道而正,叫沒出息。

李歐梵寫了一篇書評,談陳冠中的《盛世》,說書中充滿反諷意味。他引書中女主角的話說:豐衣足食令得中國知識分子忘記原來的批判職責,全被政府聰明地收買了。可見盛世帶來安逸,安逸引起麻木,麻木使人集體失憶,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。所以書中的人問:怎麼不久前才發生的,大家都不記得了?都不提了?盛世的安逸,不只是老百姓麻木了,就是讀書人也學乖了。好像說,黨八股放軟了口吻,讀書人也沒有了腰骨。這還不危?

才幾個星期前,許知遠的一篇〈審查的藝術〉,精采極了。「盛世」帶來富強形象。社會富裕了,生活條件改善了,你還吵甚麼?許君的形容生動:中央吞併私營,青年人拚命要考官,國家主義湧進公共空間,歌星影人爭着做「歌德派」表演,藝術家和知識分子,卻爭着為文化控制來辯護。拿剪刀和拿筆的,再不是對着幹,而是互相擁抱。

為甚麼會那樣?因為監獄蓋上了天鵝絨的表層,大家不覺得在坐牢。所以呢,大家可以臉不紅、心不跳的說謊,一起其樂融融的表演。許君說。

把你關在監獄裏,你恨它、詛咒它的冷酷。每個牢房鋪上軟綿綿的紅絨,送上美酒佳餚,人忘記了那是一所監獄。讀書人,也不例外。

2009-11-16

盲人的心眼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09年11月16日論壇版)

2010的世界博覽會,明年在上海開幕。世博會的預備會議,在北京召開。大會請來的演講嘉賓,是溫家寶。

演辭,我只聽了前半。即時的感覺是:演講是面向世界的,不是向內部發表的。沒有意識形態的字眼,也沒有黨八股。有的,反而是盛讚博覽會展出的,是人類文明的結晶;說電視電腦飛機,是人類為了改善生活的偉大發明。(才不久以前,我們還不是聽到說,輪船飛機都不是好東西,都只是資本主義社會用來征服世界的工具嗎?)

最有意思的,是他在演講中,提到了美國著名失明女作家海倫.凱勒(Helen Keller,1880至1968),特別是她一篇文章(Three Days to See)。她自問:如果我能看見──那怕只有三天時間,我會看些甚麼?第二天,她會跑博物館,看盡人憑着雙手所製造出來的所有藝術品。他就乘着機會,說世博會就是個大的博物館,裏面擺設了人類進步的展品,是人「從封閉走向開放」的表徵。

溫家寶是不是利用這個機會,表示抱擁文明開放,放棄封閉?我不知道,也沒興趣去猜。倒想說說一個巧合的故事。

大約半年前吧。教育局出版了《性情真章》,本來是給初中老師作參考,可酌量分期施教的材料。目的在提高同學的「人文素養」。我們從選材到定稿,花了兩年多。那不說了。《真章》裏面的(人文篇),就收錄了凱勒這篇文章。

倒不因為她是個盲的,而是她用的「心眼」,比我們一般人的肉眼,亮澄得多。她教我們甚麼東西值得看、怎樣看。第一天她要看的,是那些使她活得有價值的人:他們的善良和支持的心;也就是說,他們的靈魂。看博物館,是因為她要通過人類藝術的精華,去探索人內心的世界──他們的靈魂,這位盲作家看不見,但她看見的,比我們深。我們還自詡是開着眼睛的。

總理先生有沒有把文章好好讀過,不得而知。也許,他事太忙,無暇操刀,講辭是幕僚代筆的。也許,他如果真的讀過,就會明白到,一個國家,一個民族,要「從封閉走向開放」,先要開的,是心眼。

2009-11-02

中印的故事(和事故)

(載〈蘋果日報〉2009年11月02日論壇版)

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,疆亂未平。左宗棠的湘淮軍,駐在甘肅蘭州,左將軍正為籌措西征的軍餉頭痛。

俄國人乘中國力薄,早派人佔了伊犁。為防俄人勢力南進,英駐印度總督也不甘後人,派人暗通疆亂領袖阿古柏。阿古柏兵敗,左宗棠收復新疆,那是後話。

沒多久,英國駐印部隊入藏,與拉薩當局私下簽署「英藏條約」。清政府不同意,卻沒有足夠邊防能力改變現狀。民國成立,開中英藏三邊會議,還是沒有結果。當時英方代表是麥馬洪。他在中印邊界上畫上雙方國界;中國沒有承認,也沒有挑戰他。拖了下來,成了一九一四年的「麥馬洪線」。因為未得雙方協議,就成了中印未定界。國府跟英國數度談判,未有結果。抗戰軍興,中英成了盟國,問題又擱了起來。

中共建政以後,也沒有承認麥馬洪線。初時邊陲防務,不見得特別認真。五九年西藏亂起,達賴和他的隨從出亡印度,才漸補漏洞。六二年中印衝突,雙方軍隊在那渺無人煙的懸崖峭壁上作戰。中勝印敗。中國釋放了被俘的印度師,也畫定了一條叫「實際控制防線」,各自安守到了今天。

印巴邊境衝突,世人屢有所聞。他們比較複雜,因為除了政治,更牽涉上宗教與種族。中印沒有那些問題。大量「反中」的藏人居印,固然是個「結」;印度當局也頗謹慎,不容許他們有「過火」的活動。但中印邊界,在中國來說,是邊防問題,除非你假設,中國對印度,有領土野心。

前不久,六月二十一日,兩架中國軍用直升機,在邊境一個叫 Demchok的小鎮上,投下兩個食物罐頭後離去。印度邊防軍立刻派出直升機到現場。沒有事故。印度媒體大事宣揚,揚言中國巨龍來了。其實這類互探實力和反應速度的捉迷藏,常有發生。(據印度軍方報告,○八年一年,中國在邊界上的小活動,有兩百七十次之多。)事發後,印度增兵邊區。《人民日報》評印方舉動,說中國不會在邊界事上妥協。

印度一份軍方雜誌更憂慮,認為中國為轉移國內視線,會在二○一二年揮軍侵印云云。
我不敢說印度人杞人憂天,但他們不明白中國歷史。自古以來,我國邊患在北方。到了今天,還是一樣。如果不是英藏問題,中國與印度,真可以「老死不相往來」呢!